广告赞助

大都会博物馆推出中国女性主义展览

科技电子 | 2025-04-19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今(25日)起推出筹备4年的重要展览《怪诞之美:女性主义对中国风的修订》(Monstrous Beauty: A Feminist Revision of Chinoiserie) ,从女性主义视角对16世纪以来欧洲瓷器的历史进行全新诠释。这也是首次有针对该主题的大型历史展,由威廉·伦道夫·赫斯特基金会和梅隆基金会等多个机构赞助。  

当瓷器在16世纪被商船从中国载至欧洲时,催生了“中国风”这一独特的装饰风格,它融合了欧洲对东方及异国情调的广泛幻想,同时也涉及对女性、性别和种族的新观念。本次展览审视了这种易碎、可塑的材料如何塑造了欧洲女性的身份,同时也导致了对亚洲女性根深蒂固的种族和文化刻板印象。展览打破了“中国风”作为一种中立、无害的艺术风格,批判性地审视了这一风格所承袭的偏见,并探讨如何将这些负面刻板印象转化为当今女性赋权的手段。  

大都会博物馆馆长兼首席执行官霍莱恩(Max Hollein)24日在博物馆预展期间表示:“《怪诞之美》展览探讨了18世纪欧洲‘中国风’的多层次影响,并通过揭示艺术作品的美感及其对女性身份塑造与认知的影响,来启发观众以全新视角的审视历史。”  

博物馆欧洲雕塑与装饰艺术部副策展人艾瑞斯·穆恩(Iris Moon)表示:“《怪诞之美》既是关于迷恋的故事,也是对过去有害神话的必要解构 —— 这些关于‘异域’的神话至今仍影响着现实。是时候重新讲述‘中国风’的历史了。”  

本次展览汇集了近200件历史与当代艺术作品,从16世纪欧洲工艺品到当代亚裔女性艺术家的装置艺术,展示了“中国风”装饰如何塑造了跨文化的女性欲望与能动性。瓷器曾被视为欧洲对东方幻想的具象化身,其复杂历史也赋予它多重象征意义:瓷器既脆弱精致,又在破碎时锋利无比,成为对女性的隐喻。  

展厅内的当代亚洲及亚裔美国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则通过重新定义“怪诞”,来挑战“中国风”所承袭的刻板印象。中央展厅将展示韩国艺术家尹淑京(Yeesookyung)的瓷器装置作品,她利用金继(kintsugi)修复破碎瓷片,创造出璀璨的“怪物”雕塑。观众自身也将成为展览的一部分,在历史与当代作品之间展开对话。展览还特别委托张培力(Patty Chang)创作新作品《深渊(Abyssal)》。这一作品由科勒公司赞助,是一张原尺寸的生瓷按摩床,其表面布满孔洞。展览结束后,该作品将被沉入太平洋海底。张培力表示,这些孔洞让人对身体产生质疑;这一作品反思了人们如何选择“看见”与“忽视”,并呼应了2021年亚特兰大按摩店枪击案中被害的六名亚裔女性的被忽视的劳动。同时,《深渊》也象征着重生和转化 —— 沉入水下后,它将成为珊瑚生长的基石。

此外,观众也将看到英国女王玛丽二世当年是如何凭借自己的地位而拓展了瓷器在欧洲的影响力,以及瓷器作为精致的茶具对普通人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和改变。


免责声明

本网站中的文章 (包括转载文章) 的版权仅归原创作者所有, 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文章或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的原创版权说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申明为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站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因该及时向本站书面或者邮件反馈,本站会在收到信息校对后尽快移除相关内容。

相关新闻